通过“虚拟仿真系统(学与练)” + “教学管理平台(管与考)” + “实体实验室(验与证)” 的三位一体模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现代化的、高效的测量人才培养体系。它不仅是购买一套软件或一台机器,而是引入了一套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建设高水平智能制造、精密测量相关专业的标志性成果。
1. 高保真虚拟环境:
设备仿真:内置多种主流品牌和型号的CMM的高精度3D模型,包括桥式、龙门式、便携臂等。仿真其所有运动轴、控制柜、甚至探针更换架(PAA)。
环境仿真:虚拟实验室环境,包含测量台、夹具、工具等,营造沉浸感。
工件仿真:提供多种典型教学工件模型库(如立方体、轴类、齿轮、箱体、汽车零部件、机器人部件等),并支持导入自定义的STEP/IGES等CAD模型。
2. 完整的测量流程仿真:
装夹模拟:学习如何选择和使用夹具,理解“6点定位原理”。
探针配置与校准:虚拟进行测座、测头、加长杆、探针的组装,并完整模拟探针校准流程,包括标准球触碰、定义角度、校验等。
编程仿真:
脱机编程:学生可在不占用实体CMM的情况下,使用与真实机器高度一致的虚拟软件界面进行编程练习。
碰撞仿真:这是最重要的安全教学功能。系统能够模拟真实物理碰撞,当测针与工件、夹具发生碰撞时,会立即停止并高亮显示碰撞点,让学生在不造成任何实际损失的情况下学习并重视路径规划的安全性。
测量过程仿真:可模拟测量运行过程,显示采点、路径、测量特征的形成。
3. 实训教学管理平台
用户管理:管理学生、教师、管理员账户和权限。
课程管理:创建和发布课程,关联仿真教学任务和理论资料。
任务分发与监控:教师可向学生分发仿真任务,并实时查看所有学生的操作进度和成绩。
数据报告与分析:自动生成班级和个人的学习报告,分析教学难点和共性错误。
设备预约管理:学生可在通过仿真考核后,预约使用实体CMM的时间,最大化利用实体设备。
安全“零风险”:杜绝因学生误操作导致的数万至数十万元的碰撞损失。
教学“高效率”:学生可7x24小时进行练习,不受实体设备数量、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大幅提升技能熟练度。
成本“大幅降低”:减少实体设备损耗(探针、标准球)耗材和维护成本。一台仿真软件可供多名学生使用,投资回报率高。
教学“标准化与数字化”:统一教学标准,实现教学过程的可视化、可量化、可考核。
无缝衔接工业实际: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操作,为企业节省大量培训成本。
电 话
微 信
Q Q
邮 箱